解签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无论男女老少,无论阶层贫富,都习惯用解签文来卜卦、求神问卜、祈福祷愿。近日,在北京的悦红楼博物馆里,观众们有幸亲身体验了纸本艺术品-宋代《谢安和羊角杯》上的1700多个签的风采,以及乾隆年间《百子图》的拓片、大窑祭祀金砖等文物,而研究解签文的学者们也为我们讲述了这一蕴含深沉文化内涵的古老玄学。
自中国先秦时期起,解签文就是一种流行的占卜方式,即人们求助神明,通过抽签来得知吉凶福祸。与此同时,解签文也成为文人雅士们探究人生、文化、艺术的知识途径。在众多类似的文艺作品中,明代文人施耐庵的《水浒传》中,第一回“梁山泊导引符”一节就精彩地展示了解签文的卜筮过程,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据考证,我国自唐至清连续千年间流行的解签文,有三种形式:腰木、葫芦、洒水。其中率先兴起的是腰木签,因为它的造型像一个重心在腰部的人,因此又叫“肚脐口”、“肚脐签”、或“腰签”,它的用途主要是祈求神明的指引。
解签文所蕴含的文化深度是不可忽视的,它是神话故事、历史语境、哲学思想、文学细节的综合体现。悦红楼博物馆的文物展示,让人们不仅仅是欣赏到了历史的瑰宝,更是从文物中深入了解了解签文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开拓视野、掌握智慧,又一次让人们着迷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