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作为一句几乎家喻户晓的俗语,人们常用此俗语来比喻忍受不住现实的煎熬、渴望缓解的心情。其实,这句俗语是源于古代的一篇医书,名为《素问·阴阳别论》。
《素问·阴阳别论》是《黄帝内经》的一篇,其中“阴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在这篇《阴阳别论》中提到:“宿水为病,以望其外,反益其内,无益于治。”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夜里口渴,不要去到外面想着找水,因为外面的环境可能更加恶劣,到了外面反而会加重症状,治疗疾病就会无益甚至有害。接着,《阴阳别论》中提到:“宜卧内取之,欲食者勿与。”这句话的含义是,应该在床上休息,并且在室内通过其他方式来解渴,而不是想着直接进食解渴。同时,《阴阳别论》还指出:“春夏防渴,大暑勿行,所欲即止。”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注意饮水的时间和量,特别是在炎热的时节,应该避免在大热天里长时间行走,要及时休息,保持清凉一定可以让身体更健康。
这些古代医学的智慧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在高温天气中饮水不当很容易引起中暑,所以我们应该避免在太阳最毒辣的时间里外出活动,饮水要适量、定时、不宜过度等等。同时,望梅止渴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强调的是得不到就要寻找代替,突破困局的心态,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个人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启示。